第七百五十一章 底牌
關(guān)燈
小
中
大
第七百五十一章 底牌
雖然之前是涇渭分明的對手,不過,戴尚書已決意要退出朝堂了。見到昔日的老對手這般落魄,心裏更多的竟是同情。
安國公擠不出笑容,苦澀地低語:“家門不幸,出了鄭宸這個孽障。我是進(jìn)宮來向皇上請罪的。”
一封父子訣別書哪裏夠?
鄭家得繼續(xù)割肉放血,直至天子滿意為止。
戴尚書心中有數(shù),嘆了口氣:“皇上仁厚,好歹保全了鄭家,國公爺見了皇上,可得好好謝恩。”
安國公點頭。
戴尚書又道:“我連上了三份辭仕的奏折,皇上總算準(zhǔn)了。我今日出了宮門,就不再是朝堂官員。可以帶著家眷老少,離開京城回祖宅去養(yǎng)老了。正好和國公爺作別。”
安國公鄭重地拱手作別。
戴尚書哈哈一笑,邁著輕快的步伐離去。
安國公收回羨慕的目光,打起精神,在天子親衛(wèi)的帶領(lǐng)下進(jìn)了昭和殿。昭和殿的門檻太高了,安國公一條跛腿邁過去的時候十分費力。
天子親衛(wèi)伸手扶了一把。這小小的善意,竟讓安國公感動起來:“多謝秦侍衛(wèi)。”
天子衆(zhòng)多的親衛(wèi)中,秦虎孟三寶身手最好,也最忠心能幹,深得天子信任。安國公自然也認(rèn)識秦虎。
秦虎面無表情地縮回手。
安國公見了天子後,撲通一聲跪下,毫不遲疑地磕了三個頭:“罪民鄭霖,見過皇上。”
天子的聲音不輕不重地響起:“平身吧!”
安國公恭敬地謝過天子恩典,因右腿無力,起身的時候略有些狼狽。趁著起身之際,安國公以眼角餘光飛快地瞥一眼。
自宮變之後,受傷的安國公被擡出宮門,這還是安國公第一次進(jìn)宮,也是第一次見到坐了龍椅的姜韶華。
這一眼的感受,該如何形容呢?
明明還是熟悉的臉孔,卻散發(fā)著不容人置疑的淩厲威嚴(yán)。這是手掌皇權(quán)的天子才有的氣度。
短命的太康帝和早死的太和帝,和眼前的昭平女帝陛下比起來,氣勢都遠(yuǎn)遠(yuǎn)不及。
姜韶華也在打量安國公。
安國公鄭霖,在年輕的時候是美男子,文武雙全。不然,也生不出鄭宸這樣的兒子來。
往日的安國公,是太皇太後黨魁首,大梁兵部尚書,大權(quán)在握意氣風(fēng)發(fā)。
如今,一條腿跛了,頭發(fā)半白,腰身佝僂,滿面皺紋。哪裏還有昔日風(fēng)采?
姜韶華看著安國公。
安國公早已失了和天子對峙的底氣,便連對視,也只匆匆一眼,飛快地垂下頭:“皇上,罪民今日進(jìn)宮,是為謝恩。”
“鄭家出了鄭宸這個孽障,禍及朝廷百姓,罪民羞愧難當(dāng)。”
姜韶華淡淡瞥一眼過來:“衆(zhòng)臣彈劾鄭氏的奏折,朕都壓下了。”
“太皇太後病倒在塌,依舊憂心鄭氏。朕為了太皇太後,暫時不會動鄭家。你大可放心。”
安國公展露出了精湛又強大的演技,熱淚滾滾,連連叩首謝恩。
當(dāng)然,他進(jìn)宮肯定不止是來謝恩。還有更重要的事。
“罪民做了多年兵部尚書,在軍中各處安插了一些人手。”
“罪民現(xiàn)在將名單呈給皇上,繼續(xù)任用或調(diào)任或罷官去職,全憑聖心獨斷。”
安國公從袖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小冊子。
姜韶華挑了挑眉,轉(zhuǎn)頭看陳舍人。
陳舍人略一點頭,去安國公身邊,取過冊子,呈到天子手中。
冊子很薄,一共三頁。每頁上有十個名字。加起來共計三十人。都是有品級的武將。官職最高的是正四品,最低的是八品。死在宮變中的韋雄,赫然排在第一個。趙武排在第二個,陸成排在第三個。
這三個名字,都被用朱筆塗了一筆。還有兩個名字,也被塗去,都死在宮變中了。名冊上還有二十五個名字。他們官職或許不高,卻都是能領(lǐng)兵的中低等武將。
之前敬獻(xiàn)的五成家業(yè)算什麼?
這才是鄭家能立足朝堂位列大梁第一後戚的底牌。
姜韶華扯了扯嘴角,不緊不慢地問了一句:“就這麼把所有底牌都拿了出來,以後就徹底成了砧板上的魚肉。國公爺心裏真的甘心?難道就沒想過奮力一搏?”
安國公心裏一緊,鼓起勇氣擡頭和女帝陛下對視:“不瞞皇上,一開始我確實想過鬧個魚死網(wǎng)破。可豫州亂軍這麼快就被朝廷平定,我也就沒了任何大逆不道的念頭。現(xiàn)在只求茍延殘喘,請皇上給鄭家老少一條活路。”
姜韶華哂然一笑:“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。還有更重要的原因,是太皇太後黨的官員紛紛投向朕,你的這份名單,其實朕早就有了。”
“陳舍人,你將這張紙拿給國公爺瞧瞧。”
安國公:“……”
安國公眼睜睜地看著陳舍人捧了一頁紙過來。這是抄錄過的,無法從字跡推斷這個叛徒是誰。名單列的還算齊全,比安國公這份只少了幾個名字而已。
由此可見,這個“叛徒”身份不低,在原來的太皇太後黨裏也是中堅力量了。
安國公面色煞白,不知是心虛,還是被氣的。
姜韶華沒有出聲,就這麼冷冷看著安國公。
安國公額上的冷汗一滴滴落下,沉默相持了片刻,安國公的腰背再次軟了下去:“罪民只求鄭家一條生路,求皇上高擡貴手。”
姜韶華淡淡道:“朕說過了,為了太皇太後,朕不會動鄭家。”
可太皇太後這麼大年歲了,說句誅心的話,還能活多久?
太皇太後活著一日,皇上就不動鄭家。太皇太後歸天了,還有誰能保住鄭家?
根本不用羅織,罪名都是現(xiàn)成的。叛國,謀反,哪一樣都足夠滅鄭家的九族了。
安國公咬咬牙,低聲道:“鄭家養(yǎng)了一些私兵,罪民將他們都散了。”
姜韶華道:“這倒不必。有些事,不太體面,總得有人去做。不過,這些人手不能再留在鄭家。朕會派人去接手。”
安國公沒有起身,繼續(xù)道:“鄭家私下裏開了兩座礦山,罪民一并獻(xiàn)給皇上。”
姜韶華略一點頭,示意陳舍人去扶安國公起身。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